
鐘世強分析介紹,廣州市2018年豬飼料產量約138.39萬噸,同比下降2.40%。這主要是受行情及疫情的影響。上半年生豬價格下跌,養殖虧損,散戶快速退出,存欄量下降;為降低成本,大豬飼養以玉米豆粕麥麩加工混合,養殖戶減少商品料用量;養殖環保整治導致養豬企業重新布局。下半年非洲豬瘟疫情蔓延,生豬補欄遲滯。
而在禽料方面,2018年為2013年以來家禽養殖利潤最佳年份,但由于前期減量較大,所以仍需時間恢復。2018年產蛋雞存欄止跌,但由于補欄相對謹慎,存欄量回升緩慢。上半年在需求疲弱及環保因素背景下,雞蛋價格下跌,在接近成本線附近振蕩,養殖戶沒有補欄意愿。下半年在高溫、中秋備貨、非洲豬瘟爆發的沖擊下,雞蛋價格大幅反彈,8月份創年內新高,僅次2014年高點。因而2018年廣州市肉禽飼料產量73.05萬噸,同比下降7.47%;蛋禽飼料產量35.93萬噸,同比下降10.91%。
與畜禽養殖情況不同,盡管有臺風暴雨和禁養限養影響,但水產養殖仍然保持興旺態勢,高價位的水產品推動飼料需求增長及結構改善。廣州市水產飼料2018年產量52.48萬噸,同比10.32%。